Skip to content

大湾区之行:致力在香港推进普及金融

我在上个周末与另外三位局长和三十多位立法会议员出访粤港澳大湾区,了解广东五个城市的最新发展,以及大湾区的构建为香港带来的各种机遇。当中,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我们行程的第一站──深圳微众银行。

微众银行是国内首家互联网银行,不但没有营业网点,也没有营业柜檯,借贷时更无需财产担保,反之,以大股东腾讯的用户作客群基础,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和大数据应用评级,向普罗大众发放贷款。自2014年创立至今,微众银行一直扮演补充传统金融业务的角色,凭藉尖端科技的优势,大幅降低成本,让普及金融得以推进。 

的确,微众银行在运作过程中应用了金融科技ABCD四个领域,即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区块链(Blockchain)、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和大数据(Big Data)。在借贷过程中,微众银行的软件系统是通过「刷脸」技术为客户进行认证,并且会与公安部的身分数据库进行匹配。银行采用智能机器人负责客户服务,并透过区块链技术确保交易快捷而安全。同时,云计算平台让银行有强大的计算能力,而大数据更是银行设计产品及提供客户授信的核心技术。 

就是因为这些尖端的科技,微众银行的信贷产品能够「闪电到帐」。微众银行的「微粒贷」指的是额度500元起,最高30万元的贷款,贷款期最短是1天,最长是20个月,虽然银行的目标是在5秒内就出额度,让贷款最快在1分钟内到帐,据了解,实际的操作时间更短更快。 

值得一提的是,「微粒贷」服务的是内地较少机会获取贷款的群众,包括蓝领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客户,当中70%没有在银行借过钱。微众银行表示,他们希望服务的群众正正是弱势社群和中小微企,他们成立的目的并不是要重叠传统银行向相对高端的客户群借贷的功能。 

特区政府一直重视推动普及金融的发展,以确保公众能够获得基本的银行服务。传统银行方面,全港目前共有超过1,100家银行分行,遍布港九新界。此外,截至2017年年底,本港有5间流动分行巡迴服务24个地方及公共屋邨,并设有约220部视像柜员机。虽然如此,有立法会议员曾经关注香港推进普及金融的进度,亦有声音说香港仍然有部分小众,例如少数族裔、中小微企,或许在开银行户口或借贷方面遇到困难。 

香港金融管理局刚就修订《虚拟银行的认可》指引进行公众谘询,预计在下月推出新指引。估计虚拟银行的出现会使银行可以服务更多的市民、使金融服务更为普及,我相信这类银行能够与传统银行携手服务大众。我期待香港能够借鉴微众银行的经验,在平衡金融科技的应用、「风险为本」的监管和保障个人私隐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普及金融。

2018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