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積極推動大灣區金融互聯互通

SFST with Chief Minister of Jersey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於上周三召開第三次會議,隨後公佈了十六項進一步推展大灣區建設的措施,其中有六項涉及金融業,可見銀行、保險等金融相關的範疇是推進大灣區建設非常重要的一環。在六項措施當中,三項是有關促進保險業在大灣區的發展,另外三項就直接惠及赴大灣區工作、居住及旅遊的港人,與港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首先,中央政府明確表示,支持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穩步試點推出香港居民異地見證開設大灣區銀行個人結算賬戶。過去,港人必須親身前往內地,並提供一系列的證明文件(例如內地的居住或入息證明),方能開設內地銀行戶口,手續較為繁複。自今年三月起,有銀行獲批試點推出異地見證開戶服務,讓客戶只需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回鄉證及實名登記內地手機號碼便可以「足不出港」,開立內地銀行戶口,對往返大灣區的港人提供極大的便利。在新政策下,我期望有更多的銀行推出這類服務,便利港人在大灣區內使用銀行服務。 

另外一項政策措施就是支持港人在內地更便捷使用移動電子支付。隨著港人到大灣區生活和工作日漸頻繁,他們對使用內地銀行戶口以作小額支付、增值支付工具及繳費等方面的金融需要亦隨之提升。香港金融管理局一直鼓勵香港的支付業界推出便利港人在內地消費的跨境支付服務,並與內地有關部門商討和提供香港電子錢包在內地使用的政策空間。自去年中開始,已陸續有零售支付營運商及電子錢包服務商推出服務,便利港人在大灣區內使用移動電子支付。 

此外,中央政府支持在大灣區試點推出雙向理財通。大灣區內城市有約7,100萬人口,人均GDP是內地最富有的地區之一,有龐大的理財需求。與此同時,不少港人亦對內地的理財產品有興趣。透過一個跨境理財通機制,港人可以購買內地理財產品,這將會便利在兩地穿梭或在內地居住的港人,滿足他們當地的理財需要,同時也為港人提供更多理財選擇。另一方面,容許內地居民購買香港理財產品將大大增加香港銀行理財業務的市場,銷售、資產管理、產品開發等各個環節都會受惠。香港金融管理局會積極與內地當局和業界在風險可控和適切保障投資者的前提下,商討有關機制的落實細節,期望盡早推出跨境理財通。 

特區政府今年三月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舉行第二次會議後,公布了八項政策措施,其中兩項涉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的工作,都是有關香港人在內地工作或就業所牽涉的稅務問題,是促進大灣區內人才流動的重要舉措。至於今次推出六項有關金融服務的政策措施,除了再進一步惠及市民、便利區內的人流外,更重點促進資金流和促進本港保險業界拓展內地業務。 

猶記得我上星期在數碼港與二十八家金融科技公司代表見面時,不少出席者都表示自己曾經在香港以外地方工作,最後都選擇落戶香港創業,就是因為粵港澳大灣區為香港帶來的龐大機遇。我在前天亦與澤西島政府的John Le Fondré議員見面,作為Chief Minister的他是在出訪北京和上海後來到香港,我和他談及了香港在金融科技和綠色金融方面的發展,而他亦對大灣區為香港帶來的機遇深感興趣,可見大家都認為進一步深化粵港澳合作、建設國際一流灣區是香港未來發展的一個亮點。我們和金融監管機構會積極推展相關工作,讓大灣區金融的互聯互通成為香港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一個契機。 

2019年11月10日